解決長照人力不足的七大建議

  • 點閱:11435
  • 發佈日期:2016/4/7
  • FB分享

新政府將上台,近日朝野針對長照政策的討論聲浪不斷,然而攸關長照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是什麼?目前各方僅圍繞在財源問題打轉;相較之下,衛福部正在研擬的《長期照顧服務法》子法,對長照人力資源訂出不合理標準,若未能被國人關注,恐讓長照行業面臨更大衝擊。

為了讓長服法在明年6月上路,衛福部近期正研擬長照設立標準草案,當中第13條規定,依其他法律設立之單位即現行單位不適新標準,但人力設置標準除外。依此條文,長照法上路後,不論新、舊機構的人力配置都需依照新標準來設立。

原來台灣各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,白天與晚上的人力配比是有彈性的,以養護型長照機構為例,原標準是照服員白天照顧老人的比例是1:8,晚上為1:25;護理人員是1:20,但隨時要有1人值班;然而目前的新標準則是照服員加上護理人員,不論白天或晚上任何時段,與被照顧者的比例都規定要達1:20。社工對老人照顧人力配比,也是由1:100調整為1:80。

看似毫不起眼的數字變動,若實際考量工作人員休假後的實際工作天數,會發現每家機構新增工作人員數量會暴增三到七成。

此外,長服法明年6月上路後,原有的老人入住年齡限制打破,60歲以下身障民眾也可入住長照機構,但是新規定要求45歲以下身障者人住後,機構必須配置有身障訓練的照服員,人力配比為每7名身障者增加1名身障訓練之照服員。此項規定也會增加人力成本,甚至讓經營者放棄照顧身障者的意願。 

政府重視人力配置,認為照顧品質與人力有著相當重要的關係,此點固然沒有人反對,問題是長照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力不足問題,依勞動部推估2016年各項專業人力,照服員缺3870人、社工缺3066人、護理缺7847人、復健(OT、PT)缺3515人。如果長照服務法明年上路,並開始實施新標準,預期人力資源更加不足,業主也可能為了轉嫁人力成本而提高收費標準,最後被傷害的將是弱勢的低收入戶。

為能有效解決台灣長照人力資源不足問題,建議以下方案:

一、人力配置標準應由任何時段之照顧比,改為總人力配置比。細看各機構工作人員性質,白天需要提供被照顧者洗澡、活動、吃飯等服務,晚上被照顧者多在休息睡覺,兩者人力需求大不相同,勢必造成白天人力不足,晚上過剩現象。建議維持現階段老人福利機構設置標準,由業主依實際需要彈性調整時段人力,法令只要最低滿足標準,相信業主會依實際需要調配照顧時段人力。

二、   教育部規劃以技職、高中職設立照護科,增加年輕照護人力。因應高齡化趨勢,目前已有29所技職大專院校設立老照相關科系,但多數是教導如何經營管理,這些大專畢業生離開學校後不願屈就基層工作,反造成教育資源浪費,建議在高中職廣設老照科,並配合機構提供建教合作讓其早點進入職場。更可配合大學專案,保障就業及薪資可解決基層照顧人力不足及年輕化問題。

三、   勞動部開放多層級照服員技能檢定,考試院增設照護師國家考試。照服員是人才缺口很大的職業,應配合學校訓練單位,發展職能導向的課程及能力鑑定,讓機構建置職能模型及訓練地圖以招募人才。衛福部、教育部與勞動部更應合作開發職能基準,依據產業需求訂定規格進而彌補人力缺口。

另外勞動部在技能檢定上,應研擬由目前之單一級檢定放寬為丙級、乙級兩等級。並希望考試院能開放照護師之國考,以增加老照系之誘因,建構一個專業性的人力資源庫。

四、   衛福部應設法提升照護工作的專業性及價值感。目前年輕人不願投入照顧工作,是因該工作普遍被社會大眾定位為社經地位低落的行業。如何扭轉及改變此一不正確的看法,有賴於政府相關部門的推廣,讓社會大眾了解其價值及重要性,並發展成具發展潛力之新興產業。

五、   針對護理人員法中部份人體侵入性的工作項目,可開放資深照服人員執行此項工作。照顧過程中,包括協助抽痰、排便等部份侵入工作,原本屬於護理人員專業工作,如能修法釋出,一來可增加資深照服員之專業性及價值,也可減輕護理人員之工作量。尤其護理人員夜間必須值班的規定,在國外是沒有的,也應討論是否放寬規定。

六、減少不必要的書面作業。政府為提升機構品質定期實施評鑑工作,出發點相當好,但在評鑑指標設計上太多太雜。尤其書面資料太多,而忽略了整體實際照顧面。另外評鑑委員態度不一,造成工作人員身心負擔過重,結果每年到了評鑑期就出現離職潮,但政府無視此一不正常現象,而有變本加厲情形。

七、外籍監護工每年繳交的就業安定基金,建議用來補貼本國照顧服務員薪資。為提升本國照顧服務員薪資,又不增加照顧者或單位負擔,建議利用業者聘用外籍監護工繳交的就業安定基金專款,補貼本國照服員之薪資,並依學經歷、工作內容、服務對象、失能程度、地域、資源多寡等因素之不同,補貼不同額度。以鼓勵年輕人、二度就業、中高齡者投入第一線照顧工作,依此逐步取代外勞服務。

長期照顧工作相當適合發展成新興產業,具有不可被取代性、專業性、價值性之特性,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引導社會大眾的認知及重視,並樂於投入這項工作。長照產業也可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,並提高中高年齡民眾二度就業之機會,同時也可解決過度依賴外勞產生的各項社會問題。

呼籲政府認真思考,人力資源才是解決長照問題的關鍵所在,若新政府想對長照服務更順利開展,當務之怨就是解決人力資源的問題。   

*作者為企管博士,臺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